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包括筒灯本体、发光组件、反光杯和防眩罩,发光组件连接在筒灯本体内,反光杯连接在筒灯本体内,连接发光组件,防眩罩连接在筒灯本体内,位于反光杯远离发光组件一侧,包括延伸环、连接环、连接筋和防眩环,防眩环连接在连接环内侧,连接筋连接在防眩环和连接环之间,延伸环连接在连接环远离反光杯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通过加深反光杯,在反光杯外侧设置加长防眩罩,加大了遮光角,在防眩罩内设置有防眩环,进一步增加遮光程度,使得光照更加集中,有效防眩。
公开号:CN214332443U
申请号:CN202120678802.3U
申请日:2021-04-0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冯爱辉;何友林
申请人:Shenzhen Publise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21S8-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
[n0002] 筒灯是指有一个螺口灯头,可以直接装上白炽灯或节能灯的灯具,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可以用不同的反射器、镜片、百叶窗、灯泡,来取得不同的光线效果,筒灯不占据空间,可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筒灯发光容易产生眩光,对光环境造成光污染,影响人们生活和学习。现有的防眩筒灯防眩效果较差,故需要提供一种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n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筒灯防眩效果较差的问题。
[n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包括:
[n0005] 筒灯本体;
[n0006] 发光组件,连接在所述筒灯本体内;
[n0007] 反光杯,连接在所述筒灯本体内,连接所述发光组件;
[n0008] 防眩罩,连接在所述筒灯本体内,位于所述反光杯远离所述发光组件一侧,包括延伸环、连接环、连接筋和防眩环,所述防眩环连接在所述连接环内侧,所述连接筋连接在防眩环和连接环之间,所述延伸环连接在连接环远离反光杯一侧。
[n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中,所述反光杯呈中空的圆锥台状,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防眩凸起,多个所述第一防眩凸起首尾相连,第一防眩凸起处的截面呈波浪状。
[n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中,所述连接环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防眩凸起,多个所述第二防眩凸起首尾相连,第二防眩凸起处的截面呈波浪状。
[n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中,所述反光杯远离所述发光组件一端设置有透镜槽,所述透镜槽内设置有透镜,所述防眩罩接触所述透镜远离反光杯一侧。
[n00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中,所述筒灯本体包括:
[n0013] 面环,包括挡环、外壳和底壳,所述挡环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底壳连接在外壳的另一端,外壳呈圆筒状,底壳呈半球状,底壳远离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连接孔;
[n0014] 筒灯底座,半球状,连接在所述底壳内,一端伸出所述连接孔,所述发光组件连接在所述筒灯底座内,筒灯底座远离所述面环一端中部设置有连接螺纹孔;
[n0015] 压环,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处,接触所述筒灯底座;
[n0016] 筒灯底盖,包裹连接在所述外壳外侧,远离所述面环一端中部设置有底盖通孔;
[n0017] 锁紧螺栓,穿设于所述底盖通孔,连接在所述连接螺纹孔内,中部设置有导线通孔。
[n001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中,所述延伸环靠近所述筒灯底座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筒灯底座上对应所述卡接凸起位置设置有卡接槽,卡接凸起连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n0019] 所述连接环呈中空的圆锥台状,所述连接环外侧面对应所述卡接凸起位置设置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用于方便卡接凸起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n002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中,所述筒灯底盖包括挡盖和封盖,所述挡盖包裹连接在所述外壳外侧,挡盖中部设置有椭圆状的拆孔,所述封盖呈椭圆状,连接在所述拆孔上,所述底盖通孔设置在封盖中部,拆孔用于所述锁紧螺栓拧开后方便更换所述发光组件。
[n002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中,所述筒灯底座远离所述面环一端设置有散热槽,所述压环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筒灯底盖上远离面环一侧设置有散热片,筒灯底盖对应所述散热片位置设置有第二散热孔。
[n002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中,所述筒灯底座远离所述面环一端设置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连通所述连接螺纹孔和筒灯底座内部,导线槽内设置有压线片,所述压线片用于压紧导线。
[n002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中,所述外壳上靠近所述筒灯底盖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为T形槽,连接槽内连接有扭簧扣件,所述扭簧扣件用于配合所述挡环固定筒灯。
[n0024]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通过加深反光杯,在反光杯外侧设置加长防眩罩,加大了遮光角,在防眩罩内设置有防眩环,进一步增加遮光程度,使得光照更加集中,有效防眩。
[n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n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结构截面示意图。
[n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n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遮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n0031] 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筒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n0032]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筒灯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n0033] 其中,1、筒灯本体,2、发光组件,3、反光杯,4、防眩罩,5、透镜,6、压线片,7、扭簧扣件,8、导线,11、面环,12、筒灯底座,13、压环,14、筒灯底盖,15、锁紧螺栓,31、第一防眩凸起,32、透镜槽,41、延伸环,42、连接环,43、连接筋,44、防眩环,45、第二防眩凸起,111、挡环,112、外壳,113、底壳,114、连接孔,115、连接板,116、连接槽,121、连接螺纹孔, 122、卡接槽,123、散热槽,124、导线槽,131、第一散热孔,141、底盖通孔, 142、散热片,143、第二散热孔,144、挡盖,145、封盖,146、拆孔,151、导线通孔,411、卡接凸起,421、避位槽。
[n003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35]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n0036]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n0037]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8] 现有技术中的防眩筒灯防眩效果较差。
[n0039]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优选实施例。
[n0040]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结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遮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n0041]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n004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包括筒灯本体1、发光组件2、反光杯3和防眩罩4,发光组件2连接在筒灯本体1内,包括LED板, LED板上设置有LED,反光杯3连接在筒灯本体1内,连接发光组件2;防眩罩 4连接在筒灯本体1内,位于反光杯3远离发光组件2一侧,包括延伸环41、连接环42、连接筋43和防眩环44,防眩环44连接在连接环42内侧,连接筋 43连接在防眩环44和连接环42之间,延伸环41连接在连接环42远离反光杯 3一侧。
[n0043] 参照图2和图4,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n0044] 反光杯3呈中空的圆锥台状,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防眩凸起31,多个第一防眩凸起31首尾相连,第一防眩凸起31处的截面呈波浪状。连接环42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防眩凸起45,多个第二防眩凸起45首尾相连,第二防眩凸起45 处的截面呈波浪状。反光杯3远离发光组件2一端设置有透镜槽32,透镜槽32 内设置有透镜5,透镜5表面设置有散光条纹,可以有效将光发散出去,有效减少眩光,防眩罩4接触透镜5远离反光杯3一侧。采用深防眩设计,反光杯 3和防眩罩4加高,加大了遮光角,而且反光杯3内表电镀处理,防止产生眩光,保护眼睛,减少光污染。
[n0045] 参照图2和图3,筒灯本体1包括面环11、筒灯底座12、压环13、筒灯底盖14和锁紧螺栓15,面环11包括挡环111、外壳112和底壳113,挡环111 连接在外壳112的一端,底壳113连接在外壳112的另一端,外壳112呈圆筒状,底壳113呈半球状,底壳113远离外壳112一端设置有连接孔114,半球状设置刚好可以限位连接半球状的筒灯底座12,方便筒灯底座12伸出连接孔 114。外壳112上靠近筒灯底盖14一端设置有连接板115,连接板115上设置有连接槽116,连接槽116为T形槽,连接槽116内连接有扭簧扣件7,连接槽 116一端敞口,方便扭簧扣件7与连接板115的可拆卸式连接,扭簧扣件7用于配合挡环111固定筒灯,使用扭簧扣件7,筒灯连接天花板时不受天花板厚度的限制,适用性强,方便调节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
[n0046] 参照图2、图6和图7,其中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筒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n0047] 筒灯底座12呈半球状,连接在底壳113内,一端伸出连接孔114,发光组件2连接在筒灯底座12内,筒灯底座12远离面环11一端中部设置有连接螺纹孔121,方便与锁紧螺栓15连接,将筒灯底座12和筒灯底盖14连接,夹紧筒灯底座12和筒灯底盖14之间的底壳113,保障整体结构稳定连接;筒灯底座 12远离面环11一端设置有散热槽123,增加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面积,方便空气导通散热;筒灯底座12远离面环11一端设置有导线槽124,导线槽124连通连接螺纹孔121和筒灯底座12内部,导线槽124内设置有压线片6,压线片6 用于压紧导线8,导线8沿锁紧螺栓15的导线通孔151伸入导线槽124,被压线片6压住,在导线槽124和连接螺纹孔121位置为弯折状,筒灯本体1外侧的导线与筒灯本体1的连接更紧,拔拽外侧的导线8也不易脱落,保障筒灯内部的发光组件2正常发光。
[n0048] 参照图5,延伸环41靠近筒灯底座12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411,筒灯底座 12上对应卡接凸起411位置设置有卡接槽122,卡接凸起411连接在卡接槽122 内,防眩罩4和筒灯本体1通过卡接凸起411和卡接槽122卡扣连接,拆卸方便。连接环42呈中空的圆锥台状,连接环42外侧面对应卡接凸起411位置设置有避位槽421,避位槽421用于方便卡接凸起411卡接在卡接槽122内,防眩罩4塞入筒灯本体1内连接时,卡扣凸起可以被挤压到避位槽421内,再卡入卡接槽122内,防眩罩4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少加工材料。
[n0049] 参照图2、图3和图8,其中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筒灯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n0050] 筒灯底盖14包裹连接在外壳112外侧,远离面环11一端中部设置有底盖通孔141,底盖通孔141用于方便锁紧螺栓15与筒灯底座12连接,锁紧螺栓 15穿设于底盖通孔141,连接在连接螺纹孔121内,中部设置有导线通孔151,锁紧螺栓15露出筒灯底座12一端被底盖通孔141挡住,筒灯底座12和筒灯底盖14夹紧底壳113,使得筒灯底座12不会在面环11内脱落;筒灯底盖14上远离面环11一侧设置有散热片142,多个散热片142排列呈扇片状,筒灯底盖 14对应散热片142位置设置有第二散热孔143,保障筒灯内部与外界空气导通。压环13连接在连接孔114处,接触筒灯底座12,压环13与底壳113卡扣连接,限制筒灯底座12与底壳113之间存在间隙,保障筒灯内部空气导通,压环13 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131,有效保障筒灯内部与外界空气导通。
[n0051] 筒灯底盖14包括挡盖144和封盖145,挡盖144包裹连接在外壳112外侧,挡盖144中部设置有椭圆状的拆孔146,封盖145呈椭圆状,连接在拆孔146 上,底盖通孔141设置在封盖145中部,锁紧螺栓15可以穿过拆孔146,导线 8末端可以穿过拆孔146,筒灯底座12、发光组件2、反光杯3、防眩罩4、透镜5、封盖145、锁紧螺栓15和导线8组成灯珠模块,在筒灯底座12上拧开锁紧螺栓15,封盖145、锁紧螺栓15和导线8穿过拆孔146,灯珠模块与面环11 分离,可以快速拆下灯珠模块,方便更换受损零部件。
[n005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面环11的底壳113上连接压环13,将筒灯底座 12塞入底壳113,沿连接孔114露出,导线8沿锁紧螺栓15的导向通孔伸出,再穿过底盖通孔141,沿导线槽124伸入筒灯底座12与发光组件2连接,使用压线片6将导线8固定在导线槽124内,将筒灯底盖14覆盖在底壳113外侧,将锁紧螺栓15沿底盖通孔141拧入连接螺纹孔121,在发光组件2外侧放置反光杯3,在反光杯3的透镜槽32内放置透镜5,将防眩罩4塞入筒灯底座12,卡接凸起411卡紧卡接槽122,在连接板115上安装扭簧扣件7。
[n0053]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的组装过程。
[n0054]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灯本体;
发光组件,连接在所述筒灯本体内;
反光杯,连接在所述筒灯本体内,连接所述发光组件;
防眩罩,连接在所述筒灯本体内,位于所述反光杯远离所述发光组件一侧,包括延伸环、连接环、连接筋和防眩环,所述防眩环连接在所述连接环内侧,所述连接筋连接在防眩环和连接环之间,所述延伸环连接在连接环远离反光杯一侧。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呈中空的圆锥台状,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防眩凸起,多个所述第一防眩凸起首尾相连,第一防眩凸起处的截面呈波浪状。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防眩凸起,多个所述第二防眩凸起首尾相连,第二防眩凸起处的截面呈波浪状。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远离所述发光组件一端设置有透镜槽,所述透镜槽内设置有透镜,所述防眩罩接触所述透镜远离反光杯一侧。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本体包括:
面环,包括挡环、外壳和底壳,所述挡环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底壳连接在外壳的另一端,外壳呈圆筒状,底壳呈半球状,底壳远离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连接孔;
筒灯底座,呈半球状,连接在所述底壳内,一端伸出所述连接孔,所述发光组件连接在所述筒灯底座内,筒灯底座远离所述面环一端中部设置有连接螺纹孔;
压环,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处,接触所述筒灯底座;
筒灯底盖,包裹连接在所述外壳外侧,远离所述面环一端中部设置有底盖通孔;
锁紧螺栓,穿设于所述底盖通孔,连接在所述连接螺纹孔内,中部设置有导线通孔。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环靠近所述筒灯底座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筒灯底座上对应所述卡接凸起位置设置有卡接槽,卡接凸起连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所述连接环呈中空的圆锥台状,所述连接环外侧面对应所述卡接凸起位置设置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用于方便卡接凸起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底盖包括挡盖和封盖,所述挡盖包裹连接在所述外壳外侧,挡盖中部设置有椭圆状的拆孔,所述封盖呈椭圆状,连接在所述拆孔上,所述底盖通孔设置在封盖中部,拆孔用于所述锁紧螺栓拧开后方便更换所述发光组件。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底座远离所述面环一端设置有散热槽,所述压环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筒灯底盖上远离面环一侧设置有散热片,筒灯底盖对应所述散热片位置设置有第二散热孔。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底座远离所述面环一端设置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连通所述连接螺纹孔和筒灯底座内部,导线槽内设置有压线片,所述压线片用于压紧导线。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靠近所述筒灯底盖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为T形槽,连接槽内连接有扭簧扣件,所述扭簧扣件用于配合所述挡环固定筒灯。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2443U|2021-10-01|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
CN214332444U|2021-10-01|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
US10935230B2|2021-03-02|Luminaire
CN208519688U|2019-02-19|一种led灯罩
CN207893477U|2018-09-21|一种led彩灯
CN109681803A|2019-04-26|一种长条形led灯具
CN212361815U|2021-01-15|一种嵌入式侧发光led平板灯
CN208074749U|2018-11-09|一种照明灯结构
CN212108097U|2020-12-08|一种便于组装的筒灯
CN214450614U|2021-10-22|车用牌照灯
CN212005325U|2020-11-24|一种防眩线条灯
CN210771606U|2020-06-16|一种led护栏灯
CN210624344U|2020-05-26|一种防水散热快的路灯
CN210004174U|2020-01-31|一种新型led灯泡
CN213513698U|2021-06-22|Led筒灯
CN214425714U|2021-10-19|智能球泡灯
CN210921240U|2020-07-03|一种汽车前端用照射光度强的led灯
CN211345030U|2020-08-25|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吸顶灯
CN212156819U|2020-12-15|一种防爆式户外照明灯具
CN210219520U|2020-03-31|深度防眩光led灯具
CN213513538U|2021-06-22|高光效防眩光led天花灯
CN205535265U|2016-08-31|固态照明灯具
CN212841341U|2021-03-30|一种多功能车灯结构
CN212319660U|2021-01-08|深海诱鱼灯的端盖
CN213712833U|2021-07-16|一种灯具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78802.3U|CN214332443U|2021-04-01|2021-04-01|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CN202120678802.3U| CN214332443U|2021-04-01|2021-04-01|深度防眩加防眩罩的筒灯|
[返回顶部]